今日立秋 | 风吹一片叶 万物已惊秋
立秋日登乐游园
唐·白居易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独行独语曲江头,
回马迟迟上乐游。
萧飒凉风与衰鬓,
谁教计会一时秋?
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,一般在大暑后的15天,即在阳历每年8月7日或8日,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开始,2023年的立秋是在8月8日。立秋预示秋天即将来临,虽然一时暑气难消,还有“秋老虎”的余威,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。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,秋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,气候学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℃以下的始日作为秋季的开始。
/01/
节气物候
立秋有三候,一候凉风至,二候白露降,三候寒蝉鸣。第一候凉风至是指立秋之后天气渐渐凉爽,微风拂面,带着丝丝的凉意。第二候白露降是指此时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,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,在清晨室外的植物上,挂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,唐代诗人李白《玉阶怨》诗云:“玉阶生白露,夜久侵罗袜。却下水晶帘,玲珑望秋月。”第三候寒蝉鸣是指感觉到温度变化的寒蝉鼓翼而鸣叫,宋代词人柳永《雨霖铃》有词云:“寒蝉凄切,对长亭晚,骤雨初歇。”正是立秋时节的写照。
/02/
立秋农事
立秋代表着秋天的即将来临,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,此时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,晚稻移栽,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的生长发育期。立秋对农业生产十分重要,立秋占候的说法也很多。比如立秋前如果天气阴湿、气温降低叫“未秋先秋”,那么立秋后就会迎来干旱,在此时农民必然要忙于戽水,会把眠牛石(旧式水车轴两端枕石)踏断,因此农谚称之为“未秋先秋,踏断眠牛”。
立秋日忌打雷,上海地区民间有谚语称“秋毂碌,收秕谷”“雷打秋,晚禾折半收”。“毂碌”在吴方言中指雷声,这天打雷预示着“稻秀不实”,今年收成不好。宋代诗人范成大《秋雷叹》诗云:“立秋之雷损万斛,吴侬记此占年谷”。立秋后,如果出现彩虹,虽然会丰收,也会有减产。上海地区方志普遍记载有“立秋后虹见,为天收,虽大稔,亦减分数。”上海地区方言称虹为“鲎”,清代蔡铁翁有诗云:“一秋无鲎慰村农”道出了农人对立秋时节不出现彩虹的期许。
/03/
节气习俗
立秋时节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吃西瓜的习俗,称之为“啃秋”或“咬秋”,抒发了丰收的喜悦。清代顾䘵在《清嘉录》中就有《立秋西瓜》一节记载了江南地区的立秋食瓜习俗:“立秋前一月,街坊已担卖西瓜。至是(到了立秋日)居人始荐于祖祢,并以之相馈贶,俗称‘立秋西瓜’。”西瓜作为夏季解暑的主打瓜果,在立秋日,还兼做祭祀祖先的供品和亲邻之间流动的礼物。
立秋还有“贴秋膘”的习俗,秋风一起,胃口大开,想增加营养,补偿夏天的损失,补的办法就是“贴秋膘”,上海的很多地区在立秋吃炖肉、烤肉、红烧肉等“以肉贴膘”。
/04/
节气寄语
立秋,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离去,也昭示着收获的季节即将到来。此时,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,田间野畔,是洁白如玉的莲藕,是粒粒饱满的豆荚,是结了铃铛的棉花,还有一切有关孕育后的温暖与自足,收获与喜悦。“秋者,揪也,物于此而揪敛也。”立秋,万物于此时沉思而收藏,这正是启示着我们,愈是即将收获的紧要关头,愈要沉着冷静、积蓄力量,未来的路仍需要脚踏实地走,在久久为功的毅力中积累,在滴水穿石的耐力中磨练,在造炬成阳的定力中深耕!
更多精彩,为您推荐
▶责任田不是自留地
▶这样的旅游安排,要果断拒绝
▶共产党员纪律必修课丨公务接待必须符合规定
上观号作者:廉洁上海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