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> 正文

《华杉讲透资治通鉴》故事整理——卷三(上)

2023-06-17 18:04:35 来源:哔哩哔哩

资治通鉴的“卷第三”很有意思,这个时期各国君主的治国策略和君主的治世之道展现的很清晰,也很全面。

通过他们所做的事情,可以看清他们的本质。

这一卷我们分成两部分来讲,主要讲这两种背道而驰的思想:


(资料图片)

①孟子行仁政的思想

②张仪对楚王的愚弄、“连横政策”的实施

首先是第一部分:孟子仁政(有3个故事)

故事一

齐王帮燕国平定内乱,问孟子要不要顺势吞并燕国,孟子说:“关键是看燕国人民高兴不高兴,吞并它而燕国人民高兴,就吞并它,这样的事历史上也有先例,武王伐纣就是。吞并它而燕国人民不高兴呢,就不要吞并他,历史上也有先例,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,但他还是没有攻伐商朝,就是因为民心未到。”

齐国吞并了燕国,打破了战略均势,诸侯各国开始商量救燕国。齐王问孟子:“诸侯各国蠢蠢欲动,要攻打齐国,怎么办?”

孟子说:“我只听说过以七十里土地的小国行仁政而得天下的,那是商汤的事迹;还没听说过地方千里的大国还害怕别人攻伐的。《尚书》说:‘盼望贤君来,贤君来了,人民就可死而复苏了。’如今燕国统治者凌虐其民,大王您派出军队去讨伐他,人民都认为是您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,所以端着饭盒水壶来欢迎。但是,如果您杀了他们的父兄,囚禁他们的子弟,毁坏他们的宗庙,抢夺他们的国宝重器,那怎么行呢!天下诸侯,本来就害怕齐国的强大,如今您的土地又翻了一倍,而不行仁政,那就一定会招来全天下的刀兵了。大王您赶快下令,释放燕国的老幼,归还燕国的国宝重器,和燕国人商量,为他们设立新君,然后光荣撤退,这时候还可以避免灾祸啊!”

评:孟子的战略只有一个,就是行仁政王道,不是去与别国争霸,而是把自己的国家搞好。诚意正心,热爱人民,自己修道保法,上下齐心,就不用担心别人打进来。百姓人人满意,则近悦远来,能吸引天下人才和移民,国家自然一天比一天强大。如此,如果别国也搞得好,那天下人民都好,大家相安无事。如果别国君王暴虐,自作孽,不可活,那就伐其国,救其民,统一天下。所以在齐国可不可以伐燕这个问题上,孟子就是这个态度,燕国人民高兴,就取;燕国人民不高兴,就不取。

(从孟子的话可以知道,齐军进入燕国内并没有体察民情,安抚百姓,反而到处烧杀抢掠,囚禁燕民,比之前的统治者欺压更甚,这样势必会引起人民更大的激愤和反抗。) 

故事二

姬平在燕国被齐国攻破之后,吊唁死者,抚恤孤幼,与百姓同甘共苦,又放下身段,重金访求贤才。燕王对大臣郭隗说:“齐国乘我国内乱而攻破燕国,我自知国小力弱,现在还不能报仇。但是,如果能得到贤士与我共同治理国家,以雪先王之耻,那正是我的心愿啊!先生如果发现有贤能的人,推荐给我,我愿意屈身拜他为国师!”

郭隗说:“以前有一位君王,派左右近侍拿着一千两黄金去买千里马,找到了千里马,但是马已经死了,那近侍还是花五百两黄金把马头买了带回来。君王大怒。近侍说:‘死马都买,何况活马!主公您等着,千里马它自己就来了!’不到一年,果然有三匹千里马送上门来。如今主公您要招贤纳士,就请把我当成死马吧!四方之士,比郭隗更有贤能的,将不以千里为远,纷至沓来矣!”

于是燕昭王为郭隗兴建宫殿,以国师之礼相待。消息传出去,天下贤士纷纷投奔燕国,乐毅从魏国来了,剧辛从赵国来了。燕王以乐毅为亚卿,主持国政。

【华杉讲透】

千金市骨的故事,也是儒家思想:近悦远来,又叫悦近来远。你要想远方的人来,不需要去远方招徕,只需要对你近处的人好。近处的人喜悦了,远方的人他自己就来了。人才对明君的渴求,超过了君王对人才的渴求,如果天下人都知道你是明君,并且能卑身厚币求人才,他们会蜂拥而至,比你一个个去找,效率高多了。

故事三

商汤是怎么行王道仁政的呢,具体政策不说,就说两个小故事:一件事是商汤盖房子,挖地基,挖出一具无名尸骨,商汤很隆重很有尊严地把他安葬了。大家就说:“商汤对死人都那么好!何况对活人!”

商汤看见一个人张网捕鸟,四面张网,商汤就要求他撤去三面,留一面就行了,不要一网打尽,不要竭泽而渔。大家就说:“商汤对鸟兽都那么好!何况对人!”

评:和千金市骨的故事道理是一样的,只有施行仁政,百姓才能真正相信依附,得民心者得天下。

下一节我们会讲张仪在战国时期,是怎样实施“连横谋略”和把楚王耍得团团转的。也会再次对比孟子仁政与诡诈之计的区别。

标签: